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成年人残疾的首位病因。抗血小板在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发挥极其重要作用。早期启动抗血小板治疗不仅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还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复发。
例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但其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具有明显个体差异,遗传因素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及剂量,可以避免用药无效或出现的副作用,所以依据检测基因分型合理选择药物和给药剂量是临床上开展精准治疗的重要手段。
目前,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新开展了基因检测指导临床精准用药实施个体化治疗,如病人在使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时合并服用抗抑郁类药物、抗癫痫药物、抗真菌药或抑酸的胃药等,需要做基因检测。尤其像氯吡格雷、奥美拉唑、伏立康唑等需先进行CYP2C19基因检测,像他汀类药物需先进行APOE和SLCO1B1基因检测,像别嘌醇需先进行HLA-B *5801基因检测,通过检测分析基因型,判断患者代谢速率类型,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合理调整用药剂量,解决治疗药物无反应或低反应的问题,减少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的预后。
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许英主任建议,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或上述治疗其他疾病者,应进行基因检测,根据基因分型,有针对性地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和剂量,从而避免无效用药及药物的副作用。